010-84786098wkcx_edu@126.comQQ

WenKeChuangXin

名师建议:中考科目Ⅱ想得高分就得“吃透”热

发布时间:2015-12-01 13:38     发布人:文科创新编辑部

原标题:针对地理、生物、历史、思想品德四科名师为考生给出备考建议
科目Ⅱ想得高分就得“吃透”热点
中国甘肃网3月7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 马莉 实习生 徐颖)兰州中考科目Ⅱ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考生录取,这四科的考试重点是什么?命题趋势如何?兰州市教育局昨日发布的2014年中考说明将给你答案,与去年相比,今年科目Ⅱ部分科目考试内容有所增加。针对往年考生答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兰州十九中、兰州三十五中四位一线教师为考生给出备考建议。
思想品德
解读教师:
兰州十九中中学高级教师蔡红
能对综合性问题做出决策
试题类型及比例: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约占60%。要求学生通过对资料的观察、理解和对有用信息的提取,能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成因、过程、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分辨和评价,并对一些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问题做出决策等,或撰写一篇短文来阐述一个问题。考查内容涵盖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四个方面,内容注重渗透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包括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几大内容板块。
考试增加了新内容
今年,思想品德考试内容方面增加了新内容:我与他人的关系篇章中增加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篇章中增加了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去年中考思想品德答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的答题视野不够宽,不会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缺乏综合归纳概括能力,往往问和答两张皮。复习时考生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大纲》,将重点复习内容放在九年级,消化难点,兼顾时政热点;做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审清题干和问题要求,回答要有重点和层次,尽量用专业术语答题,进入到政治学科的话语系统之中,把时事政治学习同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拓宽视野。
历史
解读教师:
兰州十九中中教一级历史教师张其军兰州三十五中高级教师唐玉玲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占试题40%
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部分(约占25%),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约占35%),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约占40%)。初中历史毕业统一考查,既是对历史学科知识进行全面的测试,又是对整体把握历史知识、归纳、分析和判断等思维能力的评价。考生要能够通过识读、记忆、表述、制表归纳、比较等方法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掌握基本的历史技能,包括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正确识读历史地图、准确指认和判断历史事物空间范围,能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个人的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在已经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即对其他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和判断,形成新的认识。
应扩大阅读面了解更多时事热点
解读2014年历史会考考试有关说明,基本的形式、要求与2013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试题角度新颖,贴近学生认知,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时代性。历史试题情景的设计取材于现实生活、时政热点、文献资料、名人名言、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等,学生应扩大阅读面,了解以上课外知识和时事热点,并从中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这样记忆效果会更好。比如中国古代史中以古代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对外关系等;中国近代史以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近代化的探索即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世界史要理清资本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逻辑关系,即将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相关框架竖立起来,近代史和现代史就会很好的掌握。此外,备考时还应注意新课改以来试题的变化趋势,有的放矢,注意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挥历史古为今用的学科价值。
第一轮复习考生应该立足教材,全面精读,并将各课、各单元的知识要点梳理出来,按照互相联系的顺序排列,形成知识体系;第二轮不能仅停留在基本问题上兜圈子,应深刻理解习题的实质,掌握解题技巧;第三轮要强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搞好热点专题复习。
地理
解读教师:
兰州十九中一级教师张文兴
兰州三十五中中学高级教师郭卫红
能对兰州市环境保护提出建设性意见
试题类型及比例: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约占60%。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部分约65%~70%;地球与地图、乡土地理部分约30%~35%。要求考生掌握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试验、地理调查等技能;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能对兰州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考试范围对时事地理没有提出要求
从命题原则看,减少机械记忆类试题,渗透创新和实践理念,强化与生活的联系。中考说明中的考试内容比往年整整多出一倍多的页码,让考试内容更加具体明确,可直接作为复习提纲使用。考试范围覆盖初中地理四册书、学生社会实际和生活体验相关内容,其中乡土地理明确指出是兰州地理,没有涉及时事地理内容。考生复习时,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地球与地图、乡土地理合理分配复习精力,抓各板块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绝不纠缠偏难怪题;不死记硬背,注重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对不同内容,应用识记、认识、了解、区分、描述、判读、填绘、绘制、理解、分析、判断、评价等不同的复习方式;紧抓地图,把文字内容、地理位置紧密联系,图文结合,图文互转。考生答题是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和技巧的训练。复习时要精选习题,强化训练,多做一些综合性强的读图、析图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可以安排为系统复习和专题复习两个阶段。
生物
解读教师:
兰州十九中高级教师熊丽萍
包括10部分考试内容
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约占60%。考试范围包括七、八年级所学内容,考生需正确使用显微链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考试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的生活10部分内容。
依标靠本夯实基础
面对课时少、教材信息量大、专业技术和理解性知识多、复习难度大等问题,对考生提出如下备考建议:夯实基础,围绕教材复习备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复习相应的知识点可以进行知识的拓展,分三步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从试题分析来看,图像和图表分析题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复习时要认真解读教科书上的插图,达到以图释文,以文解图的转换过程;教材中涉及的实验不多,可以在基础复习的基础上将实验部分整合,注重综合知识的积累。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