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786098wkcx_edu@126.comQQ

WenKeChuangXin

“教辅热销”难降温 家长“热情”仍不减

发布时间:2013-09-04 09:23     发布人:文科创新编辑部

 

8月31日,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集的6000条意见。此规定的颁布,在家长和学生心中,有人欢喜有人忧。新华书店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往年的惯例,在学生们开学后的前两周是教辅书的销售高峰期。一些畅销的教辅书都被摆在书店的明显位置,而且这些书通常每年都会推出修订版,即使老师不推荐,家长和学生们心里也都有数。  家长说 不留作业改推荐教辅书

记者来到了西岗区某小学,趁着学生们午休的时间,记者在学校旁的一家米线店里碰见了几位领孩子吃饭的家长。对于小学生该不该留作业的问题,一位家长吴女士告诉记者,高年级的孩子还是应该适度留些作业。“我的儿子今年上六年级,但孩子的成绩却始终排在班里中等水平。平时班里老师很少留作业,他自己又缺少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都挺着急的。 ”吴女士表示。

家长赵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同样也是上六年级。“放假前,老师就给儿子班里的学生们推荐了一些教辅书,建议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多做做。虽然这些‘作业’不是平时那种课后固定留的作业,但既然老师推荐了,我还是让儿子每天做40分钟习题。 ”

学生说 “减负令”是啥没听说过

在该校门口,记者又问了几个小学生,对于何为“减负令”,他们都不知情。五年级的赵宇告诉记者,虽然平时老师很少留作业,但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题型有限,考试时经常会碰到变化的题型。此外,听说老师喜欢在练习册上找一些改动过的原题,大家又都有攀比心理,所以基本上,每人手里每科都有一本教辅书。

六年级的韩雪莹告诉记者:“平时老师很少向我们推荐教辅书,偶尔让我们多练练写作文。其实很多教辅书都是一个系列的,1到6年级都有,老师推荐一次,我们就知道买什么了。 ”

在记者采访中,对于“减负”的问题,不少学生都表现无所谓。他们中有人表示,即使老师不留作业,父母也会给他们布置一些作业,如果他们考试成绩好,还会得到父母给买的iPad等电子产品作为奖励。

书店员工说 “减负令”对教辅图书没影响

据记者了解,“减负令”的意见征集,并没有让书店的教辅图书遭遇冷落,而一些广受好评的教辅书依然畅销。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以往惯例,学生和家长来选购教辅书有2个高峰期。一个是寒暑假期间,一个是开学后的前两周。尤其是刚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由于老师会给学生们开出购书单,因此书店都会爆满。该工作人员表示,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以7月19日至9月1日这段时间统计,大连地区的新华书店的教辅类书籍销售了240万码洋。

北方图书城西安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暑假期间,中小学教辅书前100名销售中,7年级的教辅书销量最好,其中语文类的教辅书最受欢迎。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齐书勤 实习生康健

追问

孩子们喜欢哪些教辅图书?

新华书店员工告诉记者,在15000余种教辅书中,其中,《金牌每课通》系列、《教材全解》系列、《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系列、《课时作业本》、《中考必备》等书始终是畅销品种。北方图书城的员工则称,《中学生教材全解》语文版,销量一直不错。此外,《尖子生题库》、《名师解教材》、《实验班》等教辅书也都不错。此外,《司马彦字帖》系列也深受广大家长、学生们的青睐。

专家观点

考试制度改革才能达到减负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对于教育部推出的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中有90%的人赞成,如果赞成减负内容,更要关注这些措施是否能够落地。

熊丙奇认为,对于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路目前已非常明确,但是现在的行动太慢。只有高考改了,减负才不会是表面文章。

文章来源:海利网(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