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文科创新论坛在京举办
文科创新首届论坛在京举办 业内大咖深度挖掘k12图书内容创
2016年,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发展,中国K12领域的助学读物出版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内容创新成为一切的关键因素。如何创新?哪些角度可以创新?如何在内容创新中把自媒体时代的营销有机结合?
2016年1月8日,首届文科创新论坛在京举办,文科创新教育研究中心携手业内大咖共同探讨“让创新成为K12助学图书提升品质及产业升级的引擎!”
文科创新论坛由是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的支持下,由文科创新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学科网、阿凡题、掌门全球直播协办。文科创新教育研究中心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中小学教育产品研发机构,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辅内容的研究与开发,合作伙伴包括人教社、外研社、新华文轩、志鸿教育等中国大型出版集团、出版社,曾参与过优化设计、魔法英语、创新设计等业内各个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教辅品牌的内容研发工作。
来自龙门书局、新华文轩、读者出版集团、云南教育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京东、当当、阿凡题、学科网、百度等三十余家出版机构、发行机构及网络教育机构的内容研发精英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因关注教辅深层的内容创新及首次采用全球全程直播而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展会亮点一丨微信现场直播,业内万人关注
本次论坛的第一个亮点是全球直播,通过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将主题会议的“创新”理念以现场直播的方式传播出去,带来了轰动效应。
展会亮点二丨业内最受欢迎的内容创新干货
第二个亮点是会议内容直奔K12教辅图书创新主题,是业内最受欢迎的内容创新干货。资深策划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自媒体时代教教辅图书的内容创新和营销创新,可谓干货满满,与会者受益良多。
展会亮点三丨教辅产品的内容研发专业化,创新自觉化
教辅图书的内容研发日趋专业化,教育出版从业者的责任和社会担当、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超值回报等大环境激发了教辅产品在内容创新上日趋自觉化。本次论坛的主办方文科创新教育研究中心是业内资深的专业内容研发机构,和全国文教类出版社基本都有合作,文科创新内容研发支持到了国内30余家教辅出版机构,已经成为了中小学教育助学产品创新引擎,本次论坛以创新为主题,就是他们从教辅研发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切身体会。
文科创新论坛分三个主题展开。
主题一:“K12助学图书的内容创新”
在这一环节,由点知教育出版集团董事长石磊、文科创新教育研究中心首席策划严文科、中国青年出版社新青年读物工作室主任、网文评论家庄庸分别就这一主题进行演讲。
教辅图书的创新之路(石磊丨点知教育出版集团董事长)
石磊针对教育图书的创新之路发表了自己的感触和看法,他坦言:做了十多年图书,最大的感触就是责任大于效益。因为教辅图书的直接对象就是学生,如果图书质量不过关,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轻则让学生“终生误”,会将错误的知识一直延续下去,重则让学生“误终生”,就会害了他们一辈子。因此,做教辅可以说做的就是良心活儿。对于教辅产品的内容创新,点知教育积极通过网联网技术改变对教育的理解,把传统教辅图书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让内容走向创新之路。
从教育的终极目标看待k12助学产品内容创新(严文科丨文科创新教育研究中心首席策划、著名教辅图书策划专家)
严文科先生的演讲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理解当前K12教育中的真正问题:严文科指出,当前中国K12教育中的真正问题是应试教育极致化而非教育资源不均衡, K12领域的教育大方向已随着应试教育走向了一个错误的轨道,2015年以来,来自教育界及其他领域的有识之士已对此提出了明确、清晰的判断,教育主管部门也已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政府主管部门正在进行的高考改革、教材改革等都体现了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第二、在K12教育在滑向极致的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辅何为: K12教辅产品应以更大的社会担当精神从真正帮助学习者全面、健康成长的角度,研发有利于学习者身心成长、有益于探究式学习的这些更有前瞻性的助学内容,教辅产品必须从思想、情感、知识等多个角度,充分用新技术提供的手段解决教育中存在的深层问题,而不是跟在应试教育的后面,继续为应试教育服务。“我的意见:让良知说话,做有爱的教辅、做有情怀和担当的教辅。满足基础教育内心深处的、被压抑住却终将爆发出来的需求!” 严文科如是说。
第三、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进行教辅产品的内容创新:尊重民营教辅机构用户第一、需求第一的研发思想,在制作上发挥国营出版机构的规范和品质,与互联网支柱公司的呈现形态和互动方式相结合,多种力量的优质资源整合,实用的内容加上适合时代的呈现方式,将更好地帮助到中小学生,也将研发出各类更适合人成长的学习产品。
严文科以三段话做为自己演讲的结语:
1.“教育是需要爱和情怀的工作,走出原始积累阶段的教辅图书,需要更大的爱、更丰满的情怀及社会担当!”
2.“教辅图书内容创新要发现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非做传统教育的跟随者!”
3.“市场中多种优质力量的结合才能为未来带来新生命!”
“教育尊崇的是孔子,不是马云”严文科在演讲结束时用加粗的大字在PPT上打出了这样一行字。
严文科先生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得到了与会者的积极认同
k12助学读物的供给侧改革时代:从国家基层设计到基层探索两大潮流夹逼下的成长教育理念与内容创新(庄庸丨中国青年出版社新青年读物工作室主任、网文评论家)
庄庸首先强调了十三五规划中当今教育的大格局,是中国化创新型人才的早期教育(0到18岁)全新培养体系,将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时代背景并影响深远的行动纲领,未来必将影响和改变整个社会创新创业的共同追求和价值观念。同时需要一个杠杆——新常态思维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能聚焦2016k12助学读物的供给侧改革时代。需求倒闭供给的创新与改革,k12助学读物的供给侧改革时代已然到来。
主题二:“自媒体时代的图书营销创新”
在这一环节,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文教室主任戎炜、中央翻译出版社综合分社社长邓永标、文科创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广部总监杨梁分别就这一主题进行演讲。
用户思维下的教辅图书营销创新(戎炜丨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文教室主任)
戎炜认为,用户思维下的教辅图书营销创新,首先是教辅产品形态的升级,联合互联网自媒体进行复合出版,以二维码作为入口,音频、视频和纸书作为载体,另外升级还需要进一步的绿色化、时尚化、个性化;其次是教辅销售渠道的延伸,可以实现从传统渠道到传统网络渠道到新兴网络渠道的互通;第三是教辅营销方式的转型,通过搜索优化、社交媒体、社群、视频播客进行教辅营销,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戎炜举例著名自媒体“罗辑思维”在90分钟内,售出了8000套499元的图书礼包。第四是数据的分析与运用,通过数据采集、运算,制定目标,定义数据指标体系,进行运营优化。
让出版业在自媒体时代出彩(邓永标丨中央编译出版社综合分社社长)
邓永标感慨:近几年是图书行业进入自媒体营销的最好时期,出版界从业人员应该把握这样的大好机遇,创新是营销的突破口,如何做好自媒体图书营销创新?邓永标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总的来说,自媒体营销的途径主要有:社会化营销、团体化营销、常态化营销、精准化营销、系列化营销、专业化营销和一体化营销。
其中精准化营销是出版物自媒营销重要途径。比如利用自媒体推广众筹是不错的选择。而图书系列化营销是省时省事的有效途径,也是让读者获取更多信息的重要形式。
加强出版大数据分析、自媒发布服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践也是做好一体化营销的关键。通过业界专家分析大数据,共同解决出版推广、融合发展面临的技术短板,不断以新技术引领自媒的融合发展,转型升级,让先进技术将图书营销带到一体化网络空间,实现出版内容、技术推广、自媒平台终端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推广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
自媒体朝代的用户需求与图书推广(杨梁丨文科创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广部总监)
杨梁总结了自己在工作中的所得所思:免费的营销资源并不少,利用好才最重要,那么该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营销资源、在自媒体时代推广好图书呢?杨梁分享如下几点经验:
其一:准确把握自媒体的发展趋势,到用户最喜欢用的地方做宣传:图书涉及到用户,分析用户习惯,做好用户定位至关重要,按照学生学段,可以把用户分位纵向发展用户,按照市场书产品,可以把用户分为横向发展用户。自媒体有很多,选择适合我们推广的自媒体可以让我们推广人事半功倍,有时候可以四两拨千斤,可以把自媒体分为轻型运营,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各大论坛等,特点用户基数大,只要内容好,就可以传播出去,属于轻型运营,可利用资源大。重型运营媒体,如:微信,微博。文科创新2015年的夏天帮助合作伙伴湖北教育出版社推广《心灵物语》丛书反应很好,自媒体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二:推广要深刻理解用户的痛点——只有内容研发者最能理解用户需频度。用户的需求如何知道,好的软文如何落地,一线的产品策划人在这里面非常重要,文科创新作为内容研发机构,毫无疑问这两点完全具备。所以杨梁在谈及推广如何有效落地的时候非常轻松,说自己身边参与产品的老师和编辑可以随时整理一篇好的推广文章,好的推广文章一定是能抓住用户需求同时知道图书卖点的文章,文科创新的推广文章投放后平均阅读1万以上,一周公司运营号阅读量可达到10万以上,由于用户定位准确,粉丝的粘度非常高。深刻理解图书内在特点和用户需求,这无疑是图书推广上永远雷打不动的“创新”。
其三:充分利用网络建立教辅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教辅的有效信息及正面信息非常重要,可充分利用门户网站与自媒体。文科创新在合作伙伴在“语文树”、“抓核心考点”“典型真题分析与巧解方法点拨”等产品的品牌建设中,充分发挥了互联的传播效果。杨老师提到网络免费资源人人皆可获取,要想发挥它的功效,关键还在于坚持和积累。
其四:和教辅销售平台合作,随时掌握推广效果:如何掌握自己做的推广是有效的,其一是通过产品销量与推广文章频次,时段等分析。其二通过与京东联盟合作,通过京东联盟后台,可以看到我们推广产品的有效数据。
最后杨梁也简单分享了微信时代的运营与营销。应运营为先,营销在后。文科创新后期也在开发一个微信服务公众账号,主要的设计理念是让整个服务号的生态系统浑然结合,属于系统自动维护与人工手打维护。能把一个潜在用户引导我们产品购买页面,其实很们就已经成功了80%,但是能否获得更高的成绩,就需要与合作单位共同努力了。
主题三:“新高考下的语文教辅图书创新”
在这一环节,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金滢坤、文科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编辑部主任王小丹、阿凡题业务拓展总监朱乐分别就这一主题进行演讲。
中国古代童蒙文化对当代国学教育的启示(金滢坤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
金滢坤表示:童蒙文化有“继王圣之绝学”之功效,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都是从童蒙教育开始的,古代圣贤、皇帝名相和凡夫都离不开童蒙教育,说童蒙文化是当今国学教育的基础也不为过。
童蒙教育对当今国学教育的意义深远,使命重大。其一之使命是要有反思,其二是要有选择。隋唐科举制度实行以后,极大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彻底打破了是组垄断学术局面,小姓氏和寒素阶层获得了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文化的下移对童蒙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金滢坤指出童蒙教育的核心是“蒙以养正”,《论语》诠百行,《孝经》德之本,学者所宜先习。
金教授的演讲谈古论今,从古代的教辅谈到今天的教辅,引起了大家的深思和热烈讨论。
以汉字为抓手发掘既有传统底蕴又有未来视野的中小学生读物(王小丹丨文科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编辑部主任)
王小丹结合文科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围绕语文现代言语阅读、古诗文阅读及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语文教辅内容创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从汉字的认识、起源和演变开始,抓住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汉字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从对汉字的认识开始,让学生掌握汉字的起源、形态与含义的发展演变过程之后,对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每个汉字从何而来、因何而变、变成何样,都是极其有趣的。文科创新围绕这一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在中小学同步阅读、作文类产品中,进行了相关的测试。比如在《语文树》中,提到了用字源来帮助孩子们学习汉字,在阅读环节设置了【字源探秘】【成语探源】等渗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形象生动,有趣好玩,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体验。
二、从汉字包含的深刻内涵和文化底蕴入手,指导现代文阅读。每个汉字都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和文化底蕴。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汉字,但是却可以窥见历史的影子、看到先人们对后世的期待与指望。以中国汉字为主题来解读现代文,每个汉字所表达的内涵可能涉及到青少年成长、情感、品德修养等方方面面的重要话题,比如家、爱、惜、善、谦……根据这些主题,使能概括反映这个汉字所传达的内涵与外延的古今中外优秀的阅读文章聚集在一起,让阅读变得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传达出中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文科创新进行了一系列教辅产品研发,尤其在中小学课外阅读类产品中进行了广泛尝试并收到了良好反馈。
三、从汉字入手,指导古诗文阅读,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汉字的内涵是从传统文化中来的,在古诗文阅读中,能否结合当今现实和学生实际出发,挖掘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呢?在中考、高考中,古诗文阅读材料不仅是测试的材料,更是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古人智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文科创新对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高考中的古诗文进行了考察,根据这些古诗文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出了若干个蕴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汉字,这些汉字中,能够体现现实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并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汉字,用生动有趣而又富有现实气息的方式,给中学生呈现了中国文化中辉煌灿烂的古典诗文。
王小丹表示,文科创新作为专注于内容研发的业内一员,希望教辅图书也能浸润一种责任和意识,给学生提供更能吸引他们兴趣,更能让他们接受、更有趣、更有意义和更实用的图书,多做创新的产品,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技术与传统内容协同面向教辅(朱乐丨阿凡题业务拓展总监)
朱乐表示:一款好的在线教育产品,应该是好的内容+好的技术,缺一不可,技术与内容的结合,使得教辅更清晰的了解我们的用户,我们也看到,很多互联网公司开始借助大数据觊觎教辅行业,内容上的变革,不是一朝一夕,但是,对于用户的理解与重视,却已经迫在眉睫。
朱乐总结了几点:
一、未来的教育产品一定是技术与内容的结合,这也是以技术为核心的阿凡题与以内容为核心的教辅企业合作的共赢点。
二、技术与内容的结合方向,是顺应发展趋势,实现变革,这种变革,是围绕用户的载体之变革。
三、互联网是底层信息沟通方式的革命,在用户信息的获取及分析上,阿凡题愿意与教辅企业分享我们的技术和数据,共同迎接闯入者的挑战。
四、在载体变革层面,阿凡题的答辩服务于教辅内容结合,由传统的图书载体,向“书+互联网”载体转变,实现教辅3.0的升级跨越。
圆桌讨论:k12助学读物的内容创新展望
在圆桌讨论环节,龙门书局企划部主任谈鲲、地质出版社地质出版社新媒体中心主任王红梅、湖南卓业文化公司总经理李军辉、读者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刘兰生和北京翰文弘智公司总编王宏义针对“k12助学读物的内容创新展望”进行了热烈讨论。
地质出版社地质出版社新媒体中心主任王红梅主持了圆桌会议,她表示,传统教育遇到了转型的关键时刻,一直思考文化出版和科技的结合的她去多方调研,发现自媒体营销是大势,图书推广越来越火热,传统出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王红梅举了几个成功的例子,线下产品的营销是关键,把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做到最好,然后找准定位,才能不断发展。
谈鲲先生随后发言,他结合龙门书局的发展历程指出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只要以用户为中心,深耕内容,打磨精品,一定能在屡市场中不变的中流砥柱。未来的趋势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提供个性化的诊断,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大众化的高质量的需求是关键,教育业与狼共舞的时代刚刚到来。
王宏义主张做专注的核心产品,与众不同才能受到关注。常年做名著出版的他对出版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专注与独特是最难的,比如做阅读类的书,内容品质好,价格低,虽然定价低但是销量喜人。引导全民阅读,通过专家做导读,各抒己见引人入胜,最终获得市场。
李军辉认为:自媒体和互联网对传统出版的冲击并没有很大,为大家增加了信心,通过与学校的老师常年打交道,了解到学生很喜欢线上教育软件,在营销上,在线教育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通过学习,我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关注大家关注的,找到大家的兴奋点,才能做出好的产品。创新应该不违背基本规律,把内容做好、选择好。
刘兰生认为内容创新是一个需要长期钻研的事情,出版行业需要载体的变化,内容核心基本变化很少,宏观来看是在一点点进步。作书和编书有本质上的差别,作书是一个永久的课题,需要心血和责任。
各位嘉宾都讲了自己的愿景和问题导向,确定内容创新方向和定位,描绘了自媒体时代教辅图书营销的美好蓝图。
此次论坛可谓是内容创新集大成的一个载体,云集了教辅出版界和互联网教育界的内容研发精英,紧紧围绕内容创新与营销创新,共同讨论了互联网时代教辅的内容创新与营销创新,论坛打破平台界限,营造教辅行业内容创新的氛围,可谓全民创新背景下一个行业创新的典范。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点击原文)
中国教育新闻网(点击原文)